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好看风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以文化人 春风满城

    信息发布者:夏桥村
    2017-03-24 17:07:30    来源:拂晓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处暑已过,秋意渐浓。每当夜幕降临,位于宿城北部的新汴河景观带便化为欢乐的海洋。点缀其中的特色文化景点,让公众在畅玩的同时,更感受到宿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“行走其间,仿佛身处历史画卷中,心中涌起作为宿州人的自豪感。”市民周先生有感而发。与此同时,在萧县费村的农民文化广场上,村民李大妈正和她的“老姐妹”兴致勃勃地跳着广场舞,“如今的日子越过越好。俺们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也要跟上啊!”……

    文化,是城市发展的根脉和灵魂,决定着城市的时代风貌和独特魅力。千年古城宿州,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。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,不遗余力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,初步形成各级政府为主导、文化惠民为核心、文化设施为载体、文化产业为抓手的文化强市建设大格局,为建设创新型“四个宿州”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。汴水之滨,一座城春风劲吹;皖北腹地,一座城满园芳菲。

    文化设施承载群众生活

    2014630日晚,随着“中国梦·复兴路”市直机关大合唱比赛的开启,市文化艺术中心第一次敞开胸怀,笑迎市民。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,市文化艺术中心、宿州博物馆、民俗艺术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使用,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。近年来,我市加快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、结构合理、功能健全、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。截至2015年底,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6座、公共文化馆6座、博物馆4座、美术馆1座。 如果说城市中高大的“文化地标”代表着中高端精神文化生活,那么,遍布在乡村的文化设施则重在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。依托“农家书屋”、“农村电影放映”以及“广播电视村村通”等多个文化惠民工程,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完成117个广电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,农村公益电影的放映场次和质量也不断提升。“没想到在家门口,俺们就能看到好电影!”泗县泗城镇关庙村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。目前,泗县共有12支放映队,放映场地遍及全县172个行政村,令广大农民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生活。

    以“广播电视村村通”这一重要文化惠民工程为一斑,足能窥见我市发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全貌。截至2015年底,我市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02个,省级农民文化乐园13个,公共电子阅览室125个,农家书屋1345个,并且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,1188个行政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按时序推进。随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,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必将更加丰富多彩。

    文化成果滋润群众心灵

    “听说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始了,我要用洪荒之力玩转其中……”826日,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启动,瞬间成为众多宿州市民关注的热点。据了解,在此后三个月的时间里,将有“百戏进百乡”、“戏曲大舞台”、优惠观影、书画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。特别是作为老牌的戏曲演出平台——“戏曲大舞台”,其参演人员达300多人,演出剧目以我市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为主,场均观众达3000余人,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得以借此“舞台”展现。得益于我市文化设施的逐步完善,像文化惠民消费季此类的群众文化活动热闹红火。仅在去年一年,全市就开展了200余场各类文艺演出,受众达10余万人,基本满足了群众旺盛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。

    近年来,我市广大艺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推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。大型泗州戏《白居易》、大型梆子戏《城里媳妇乡下汉》入选2015安徽省“四个一”工程项目;大型梆子戏《平安是福》在全省巡演;《垓下绝唱》《平安是福》《惊梦》《警魂永铸》等优秀剧目先后在全国、全省巡演80余场;大型话剧《石乡党魂·柯增华》进京演出;市歌《大美宿州》唱出宿州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……

    文化,不应作为个体而单独存在,它应渗透到公众的精神内核之中,成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。近年来,我市把培育好人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,选树了“最美孕妇”彭伟平、“诚信妈妈”李雪英、“最美校长”侯士云等一大批好人,为公众树立了可亲、可敬、可学的榜样。据统计,仅在2015年,我市推出“宿州好人”44人,其中“安徽好人”上榜11人,“中国好人”上榜3人。众多“好人”的涌现,在全市营造出学习先进、弘扬正气、催人向上的浓厚氛围。

    文化产业激活创新动力

    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,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区域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。基于此认识,我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,以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。成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,出台《宿州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》,把文化改革和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体系,为文化项目及文化人才建设投入“真金白银”…… 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破冰向前,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正当时,释放出无限活力。

    在发展文化产业中,我市坚持立足自身资源,做好“结合”文章,培育特色文化品牌。灵璧县打造钟馗文化、楚汉文化、奇石文化的“三元文化”;泗县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,大力发展运河文化;萧县弘扬阔笔写意的书画文化;砀山将梨花、民俗和招商融合一体,促进“文旅”联姻;埇桥区则擦亮中国马戏之乡的品牌,倾力打造中国孝文化之乡……

   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,其外在是产业,内涵是文化,载体则是项目。没有项目,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了纸上谈兵。为此,我市强化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,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支撑,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引进“橙天”、“中影”等知名影视文化项目,推动宿想渲染、智慧互联、炫云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,积极培育南翔云集文化商业街和孝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(基地)…… 一个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开花,我市文化产业随之提档升级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正盛,其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断增加。据统计,目前,我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上千家,从业人员约7万人。仅在2015年,全市基础文化产业实现产值约8亿元,文化旅游接待游客逾100万人次,营业收入超亿元。

    “立志欲坚不欲锐,成功在久不在速。”宿州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演进中,精心绘就着“文化事业全面繁荣,文化民生持续改善”的宏伟蓝图,在文化强市的征程中迈出铿锵步履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